他们让 LA 更加熠熠生辉

推荐理由

不论是生长于此,还是移民而来,这些洛杉矶的独特灵魂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这里燃烧着青春的梦想,编织着多彩的生活。是他们,让本就光芒四射的的洛杉矶更加熠熠生辉,而他们,究竟和洛杉矶碰撞出怎样珍贵的人生经历呢?让我们一起聆听,听他们讲述在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故事。

他们让 LA 更加熠熠生辉

好莱坞星光大道的流光溢彩、比佛利山庄的奢华璀璨、圣塔莫尼卡海滩的碧海蓝天……洛杉矶一切美好的存在都时刻为这座魅力之都做着最完美的注解。

而从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美国文化精髓不仅浇灌着一代代洛杉矶人,同时成为全球游客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传统的手艺在这里一脉相承,多彩的元素在这里热血沸腾。

而缔造这一切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不论是生长于此,还是移民而来,这些洛杉矶的独特灵魂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这里燃烧着青春的梦想,编织着多彩的生活。是他们,让本就光芒四射的的洛杉矶更加熠熠生辉,而他们,究竟和洛杉矶碰撞出怎样珍贵的人生经历呢?

让我们一起聆听,听他们讲述在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故事。

顶级世界舞者的街头芭蕾梦

19岁那年,在美国孟菲斯长大的小伙儿 Lil Buck 搬到了洛杉矶。那时为了生计在街头表演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几年后,他会因为和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一段街头表演而红遍全球。通过身体的律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是这位从小就热爱舞蹈的年轻人最擅长的事。因热爱舞蹈,他自创了街头芭蕾这种舞蹈形式,并走出洛杉矶,一路跳到天安门、长城,甚至美国超级碗现场。有观众的地方,就是 Lil Buck 的舞台。

人物故事

Lil Buck 今年刚满30岁。他出生在芝加哥,成长于美国南部城市孟菲斯,19岁搬到洛杉矶。

在孟菲斯这个地方,每个人都知道一种名叫 “Jookin” 的舞蹈。它起源于孟菲斯地下说唱音乐,原本并不入流,是帮派间的一种斗舞,后来才慢慢流行,变成一种街舞流派。从小孩到大人,几乎每个人都能跳上一段,但没有一个人像 Lil Buck 跳得这样极致。

Lil Buck出身贫穷,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但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常常和家人一起听音乐、跳舞,相互取乐。他就是在家里的客厅,跟着姐姐学会了他的第一个 Jookin 舞步。11岁那年,Lil Buck 在孟菲斯的一个溜冰场遇到了一个叫 Bobo 的人,在表演月球滑步。Lil Buck回忆,那个人跳得简直跟 Michael Jackson 一样好。他第一次被 Jookin 迷住了,立志成为最好的 Jookin 舞者。经过3年半严苛的芭蕾和爵士舞训练,Lil Buck 独创了自己的 Jookin 舞风格——街头芭蕾。他把芭蕾对关节的控制技巧用到街舞中,随着音乐的节奏,全身的每个关节像水波般起伏,看上去很优雅。

19岁时,Lil Buck 搬到洛杉矶发展舞蹈事业,立刻就爱上了这里。洛杉矶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为了维持生计,他一开始就在圣莫尼卡海滩边卖艺。做街头艺人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与观众互动,用身体语言让别人感到快乐。

2011年,Lil Buck 的才华被茱莉亚音乐学院的一位伯乐发现,将他引荐给大提琴家马友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一场街头表演。在一个广场上,马友友演奏圣桑的《天鹅之死》,Lil Buck 跳舞。这段即兴发挥的舞蹈,完美融入了大提琴演奏的古典音乐,既有街舞的随性,又有芭蕾的柔美。网友用手机录下这段视频,在 YouTube 一夜之间观看次数超过百万。Lil Buck 火了。他就此开始了和马友友的长期合作。2013年,Lil Buck 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嘉宾,被亚洲协会邀请到北京,和马友友一起重演《天鹅之死》。

作为家里第一个到中国旅行的人,他觉得这段经历很新奇,录制了一个名叫《Lil Buck去中国》的纪录片。从天安门到长城,跳了一路。麦当娜看了他的舞蹈,邀请他加入2012年美国超级碗的中场表演,并担任她当年全球巡演的首席舞者。他的舞蹈动作中有不少原创的标志性动作,比如指向天空的天鹅臂、连续的滑步、体操运动员般的空中翻转。他的每次旋转,膝盖以上跟膝盖以下可以转成完全相反方向,很惊人。还有《天鹅之死》独舞的结尾,Lil Buck 最早和马友友演绎的版本,是把身体蜷缩起来,表现天鹅的垂死离开。尽管今年已经30岁,他仍然可以用柔韧的身体重现这个动作。为了保持身体和关节的灵活,Lil Buck 要进行刻苦的训练,每周四次、每次两小时,还要吃很多维他命补充营养。“专业舞者就像专业运动员。我用膝盖、脚踝做很多疯狂的动作,保持身体灵活对我来说越来越难。但为了坚持做热爱的事,我觉得值得。”当问到他,什么时候会停止跳舞?“我无法停止跳舞。我太爱舞蹈了,它变成了我的身体和精神支柱。我想跳到死为止。”Lil Buck 现在生活在洛杉矶,洛杉矶的街头巷尾、公园景点都是他天然的舞台。欢迎大家去看他跳舞哦!

他半身瘫痪, 靠这家”最后的书店”治愈自己

在洛杉矶市中心,有一家由百年前的废弃银行改造而成的书店,自2011年开业至今,早已成为洛杉矶知名的文化地标。从名流富豪到街头流浪汉,都是这家书店的常客。书店老板名叫 Josh,如今已是两个小孩的父亲,他坦言,正是这家“最后的书店”,在他经历意外之后,帮助他找到了人生新的开始。

人物故事

我是 Josh Spencer,今年42岁。2011年,我和妻子一起开了这家“最后的书店”。我们刚开门时,别人都很讨厌“最后的书店”这个名字。那时,网络售书刚刚红起来,其他书店老板就觉得,我是在讽刺实体书行业就快完蛋了。其实我根本没那个意思。我当时想着,也许这家书店开个4、5年,书店就要灭绝了,那不如坚持做到书店全都关门的那一天吧。

书店位于洛杉矶市中心,面积有2万平方英尺 (约1800㎡) 。这里现在大概有30-40万本书,80%是二手书,有5万张黑胶唱片,还卖一些 CD、DVD。我在夏威夷长大,大学时学的传播学。从小就爱运动,喜欢冲浪、滑雪、打排球。但21岁那年,生活给了我一次暴击,我遭遇了一场车祸。当时我骑着电动车,一辆加速驶来的车撞了我。我的背部断裂,腰部以下瘫痪,从此坐上了轮椅。我花了好几年调整自己。坐下来的时间多了,反倒让我重拾儿时的爱好,读了很多书。大学毕业后,我找不到工作。那时,亚马逊、eBay刚刚兴起,人们开始在网上卖东西,我也慢慢学着在网上卖一些二手衣服、家具、车。我记得我奶奶给了我好多烹饪书,大概有200本。我挂到网上,很快就卖完了。我突然意识到,在网上卖书也可以赚钱。

在网店卖了10年书以后,我有了开一家实体书店的想法。2010年,我碰到了现在的妻子,我们一见钟情,非常合得来。认识6个月后,就闪婚了。一年后,我和妻子一起开了这家“最后的书店”。我找到了市中心的这栋楼。100年前,这里曾经是个银行。不过我刚来时,它已经弃用了好几十年,变成了流浪汉住的地方。

虽然生活残忍,但残疾后,我反而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比如这栋楼的房东,他是中国台湾人,非常喜欢我对书店的构想,便用很低的价格让我租下这里。要不是因为他,书店可能也开不成。当这里还空无一物,我一个人坐在这里,感受这个空间。我想到了很多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奇幻电影,想在书店里放一些科幻元素,让别人一进来,就觉得穿越了。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一个巨大的猛犸象头。它是一种奇幻生物,也符合我们书店主题,都快灭绝了。这里是艺术书、珍藏书区。大多是有收藏价值的、签过名的、第一版的图书。还有一面涂鸦墙,是我们一个员工用铅笔画的,画得超细致,两年才完成。

这个书库,最早是银行库房,库门被保留下来,现在里面陈列一些绝版的古董书。洛杉矶很多电影行业的人在这儿买书,用作电影里的道具。二楼像迷宫,刻意设计成挑高低、走道弯弯曲曲的样子。这里放了一些科幻、悬疑小说,人们可以藏进角落去读书,他们甚至会觉得,是一个人在这里探险。为了营造一种复古、奇幻的效果,我请艺术家朋友们在书店做了一些艺术装置,其中很多与纸和书有关。纸书用钢丝串在一起,做成两面立体书墙,很有建筑感。收银台用老书堆起,围了一圈。有人看了说,这是一种对纸质书的破坏和浪费。我反倒觉得,把书做成艺术装置,也算是一种欣赏和保留实体书的方式吧。 二楼角落里的这个艺术装置,有《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感觉。书都从一个古怪的书柜里飞了出来。旁白还有一台复古打字机,从里面出来的纸飘在空中。在这几个书柜,我们把书按颜色陈列,做成彩色书墙。想看这面墙,全靠运气。有人很疯狂,会一口气把整排书都买走。

书店最有名的,是这个用书砌成的拱形隧道,视觉体验超酷。就算不买书,很多人也会在这儿拍照。因为是在洛杉矶,来书店的人各式各样,有不同国家的游客,中国人、日本人,有比弗利山庄的富人,也有街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不管他们说什么语言、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希望书店成为他们的起居室、避难所,让他们暂时逃离日常生活。平时,我更喜欢待在仓库,整理二手书,给书分类,决定哪些书放进店里。脑子里只想着书,是我工作最有趣的部分。连续工作12-15小时,都不觉得累。

很多人来书店卖书,我们也收到一些二手书捐赠,每周大概有5000本。从这些二手书里,经常能发现有趣的东西。书里常常夹着钱、信件、情书、生日卡片;好莱坞名人捐来的书上,有各种签名;还有人随书捐来一些怪东西,我们曾经收到过一整箱的子弹、一整箱的泰迪熊……周末的时候店里就会很拥挤,可能有2000-3000人同时在店里。人们还是忠于纸质书、想让它继续活下去的。现在书店经营得还挺成功,是赚钱的,我也靠此养家。女儿5岁,儿子3岁,我和妻子一起抚养他们长大,也会经常给孩子读书。女儿才上幼儿园,正是学习阅读的年纪。一周前,她刚读完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我太开心了。不管她将来做什么,希望阅读始终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世界公仔大神和他的“亲密伙伴”

有一只可爱的玩偶名叫托比,你可能曾在纽约、巴黎、东京或上海的街头见过他的身影。他的家在洛杉矶,和主人盖里(Gary Baseman)一起住在日落大道附近的一栋粉色房子里。除了托比,家里还有一百多个小伙伴与盖里 (Gary Baseman) 生活在一起。这些被艺术家盖里 (Gary Baseman) 创作的卡通形象,不仅是他的作品,更像他的家人一般,陪伴在他左右。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国际公仔界的大神与这些他最亲密的朋友之间的温馨小故事。

人物故事

盖里生活在洛杉矶,他去哪都会带着玩偶托比,不论是在洛杉矶的街头,还是纽约、巴黎、东京、上海……带着它环游世界。2014年时,盖里第一次在中国做了大型个展,他带着托比去了上海、北京、成都、重庆,爬了长城,去了天安门,尝到了哧溜一口的小笼包,招牌拌冷面,火辣辣的牛蛙…… 甚至还去上海著名的相亲角“人民公园”晃悠了一圈,跟叔叔阿姨们打成一片。

盖里1957年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出生地点就在现在的家附近,好莱坞的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家里还有两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哥哥和姐姐。“我出生的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很大了,更像我爷爷奶奶的年纪。小时候,常常全家人都外出工作了,我就是个’留守儿童’啊。我就一个人在家待着,不停地画画,然后看很多很多动画片。”盖里9岁时,就画了自己第一本童书绘本,《盖里和他的小怪兽们》。故事是关于男孩盖里怎么被一只吸血鬼咬了,然后变成吸血鬼的故事。“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传说中的古老怪物,像科学怪人啊、德古拉伯爵、木乃伊、狼人……其实小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吸血鬼”。

在洛杉矶特别是靠近好莱坞的街区长大,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完全处在这个全世界最好最受瞩目的电影、娱乐行业的氛围中。“我妈妈在一家叫 Canter’s 的餐厅工作了24年,小时候我会和爸爸一起去接她下班,里面常常进出电影导演、明星。后来我的哥哥姐姐也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盖里也逐渐建立起一种信心,“觉得我也可以创造出让这个世界都有共鸣的角色。”后来,盖里上了 UCLA。毕业后,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盖里找了一份上班的工作,广告公司,支付日常开销,让家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保障。不过以他的性格、喜好,这工作当然做得不开心……

盖里辞了职,在一些电影、艺术行业的朋友的引导下,开始给杂志画起了插画。“我很擅长在 deadline 之前完成任务,那刺激我画出强烈的东西。”当时,全美国几乎所有重要杂志的封面都印着盖里的画,《时代》杂志、《纽约时报》、《纽约客》、《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快公司》,还有各种时尚杂志、生活方式杂志…… “直到10年后,有一天迪士尼动画公司找到我,一起创作动画片,我又搬回了洛杉矶。” 那部动画片在2004年上映了,出了2季,名叫《酷狗上学记》(Teacher’s Pet),后来还制作成电影。这系列动画当年一举拿下三项艾美奖(Emmy Award,美国电视界的奥斯卡),而盖里个人拿下“最佳艺术指导奖”。这部动画还在播出时,盖里已经在世界多个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个展。

盖里还一直保持着画手绘本的习惯,像记日记一样,15年画了148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些角色身上,找到共通点。这跟我们人类复杂的爱、欲望,苦乐参半的生活,是一样的。” 这些堆满整个房子玩偶,还有很多是盖里从世界各地的旧货店带回来的。“我和这些小怪兽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房子里,像是一家人一样。”

这家餐厅是他写给食物的一封情书

2017年夏天,在洛杉矶有一家名叫 Rossoblu (红蓝餐厅) 的餐厅开业了。在短短几个月,就被评为“洛杉矶年度十佳餐厅”并迅速成为当地食客的新宠,连影视大亨都成为了这里的回头客。老板 Steve 也是餐厅的主厨,学医多年的他直到40岁才开了这家自己的餐厅,而他征服食客味蕾的杀手锏,竟是从妈妈和祖母那里从小吃到大的私房菜。

人物故事

我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也是个厨师,在洛杉矶经营两家意大利餐厅:“索托” (Sotto) 和“红蓝” (Rossoblu)。索托在比佛利山庄,已经快7年了,做意大利南部菜;而红蓝餐厅在洛杉矶市中心,2017年夏天刚开业,做的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北部的博洛尼亚菜。

我出生在洛杉矶,但我的妈妈是意大利博洛尼亚人。老爸年轻时在博洛尼亚大学学医,他们在那相遇,然后结婚。从小,我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去博洛尼亚,去外公外婆家住一整个暑假。在当地,大家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在饭桌上,吃完午饭吃晚饭,每顿饭几乎都要吃超过2小时。和家人一起吃饭,是当地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我记得,外公常会在山上烤肉,那香味飘满整个山头,而家人吃的意大利面都是外婆亲手做的…… 这些记忆和食物的味道,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之所以要开这家“红蓝”餐厅,就是想把在外公外婆那吃到的美食,那些在我记忆中充满欢乐的味道,带回洛杉矶。开这家餐厅,就像给伴随我长大的食物,写一封情书。然而,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以前一直以为,我应该做个医生,因为我的父亲、哥哥都是医生。本科学的历史和文学,毕业后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整整念了2年的医学院预科。该考的试都考了,医学院的申请表也都填了,但真正到了那一刻,开始怀疑:我真的喜欢医学吗?我平时最爱做的,是下厨啊…… 当机立断,转行,做自己爱做的事。

当时我都快30了,才找烹饪学校开始专业地学习厨艺。喜欢做菜是一回事,真正在餐厅工作,又是完全另一回事,紧张、快节奏、高压力。毕业后,我辗转在纽约、意大利西西里岛、拉斯维加斯、洛杉矶等世界各地的餐厅学习、工作,从路边小店,到米其林三星餐厅,有段时间一周工作7天,每天要工作16-18个小时。那是段既痛苦又幸福的经历。最后我回到家乡洛杉矶,我花了15年时间,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餐厅。

在洛杉矶开这样体量的餐厅可不容易,租金贵,成本高。为了开出红蓝餐厅,我和妻子蒂娜,还问父母也借了钱。全家人出钱出力、一起帮忙,终于在2017年夏天将餐厅开出来。餐厅位于洛杉矶市中心,原来这边是一片空地,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建起餐厅,面积共约700㎡,看起来有点工业风。

穿过一个户外庭院后,一进来就是酒吧区,晚餐经常需要等位,可以先在这边喝一杯。然后是开阔的用餐区。空间挑高很高,混凝土材质。餐厅区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墙上的那幅巨型壁画,街头艺术在洛杉矶和意大利都很盛行,于是我们请一个艺术家群体在墙上作画。再往里走是开放式厨房,看起来像一个舞台。用餐时间,一楼这边总是嘈杂、充满活力,更像洛杉矶的感觉。而楼下,有一间私密的餐厅,就像走进一个意大利祖母的房间,浓浓的家的味道。

我们的菜单会根据季节调整,但基本都维持在40道菜左右。菜单上有一道菜是献给我外公的——带骨猪肋排配香肠,是一道非常地道、传统的博洛尼亚美食。以前,外公常在山上烤火做这道菜,简直是肉食爱好者的最爱。而菜单里所有的意面都是对我外婆的致敬。记忆中,我的外婆都是用一根擀面杖,手工做意面,我总觉得那味道、口感跟机器做的面就是不一样。所以餐厅也一直坚持手工擀面、做面,现在这样做的人已经很少了。这种擀面的方式十分特别,用一根长达 110cm 的擀面杖,把面皮擀到很薄很薄,像一张透光的床单。然后再用不同的切法,把面皮切成不同种类的面。这道 Maltagliati 的面是四边形的,在锅里迅速翻炒, 配上蘑菇,再点缀些鼠尾草,撒上帕玛森奶酪,就做成了。香、糯,味道甜中带一点点苦味。

吃意大利菜,有非常讲究的流程。几乎每桌都会先点一道烟熏肉 (Salumi),这也是意大利菜的特色。这道菜里的每种肉,都是我们自己手工制作的。以开胃菜打头,这道“意式圣女果茄片”非常简单,意外地很受大家欢迎,现在变成我们的招牌菜了。然后进入主菜,第一道主菜一般是意大利面,通常这一道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然后第二道主菜,通常是肉或鱼。最后以水果或甜点结束。有时,还会再来一杯浓缩咖啡。

我和妻子蒂娜,一起运营这间餐厅。我们上大学就认识了,分分合合20年后,终于结婚,然后有了2个孩子,又一起开了餐厅。卢卡和盖亚是双胞胎,特别是盖亚,是我们整个家族唯一的女孩,是全家人的宝。他们很喜欢来餐厅,常常在院子疯狂地跑来跑去。他们两个继承了我,都喜欢吃,我做菜的时候,也喜欢过来帮忙。儿子卢卡尤其挑剔,他会说“爸爸,太咸啦!”

《复仇者联盟》电影的导演罗素兄弟,从我们的另一家餐厅索托开始,就是我们的大粉丝。后来他们干脆把工作室搬到了餐厅楼上,跟我们做起了邻居。餐厅平时也常有名流、好莱坞明星光顾,很开心收到大家不错的反馈。不过真正让我感到紧张、兴奋的,是每次当有厨师、美食家进来的时候。做餐厅,维持每一道菜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菜,也是一种匠人精神。每天可以用好的食物,喂饱别人,让我感到满足。

以前洛杉矶市中心,白天人们涌入上班,到了晚上和周末,就空荡荡了。直到10年前,金融区、艺术区、时尚区逐渐发展起来,各式餐厅、美食也随着盛行,我们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努力想让这里,变成一个更友好,更有魅力的地方,让你有温暖的家的感受。

90后中国男孩与洛杉矶的“鞋缘”

Fairfax,全美最有名的潮牌街区,是许多潮流 icon 的购物天堂。而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名叫 Sole Stage 的球鞋买手店,这里的球鞋,便宜的也要3000元以上,最贵的一双“镇店之宝”更是高达18万元。这里每天门庭若市,连好莱坞大明星也会时常光顾这里。而店主却是一位来自中国的90后小伙儿。从最初求学异乡到如今成为洛杉矶街头文化圈儿里的名人,这位名叫夏嘉欢的年轻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人物故事

我叫夏嘉欢,今年25岁。我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是个卖鞋的,没想到,这一卖就卖了10年。最让我自豪的是,我能在街头文化的发源地洛杉矶、我最膜拜的潮流文化街区 Fairfax,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Fairfax 这个街区在洛杉矶中城,是全美国最有名的潮街,也是好莱坞明星度假、生活的地方,他们也会来买鞋。来过的外国明星,有嘻哈歌手 Usher(亚瑟小子)、饶舌歌手 Cardi B,说唱团体 Migos,很多 NBA 的球星;国内明星,有现在很火的黄子韬、田一德、海尔兄弟、吴秀波,还有我最喜欢的,周杰伦的老婆昆凌。

我们是一家潮牌买手店,卖比较独家的限量单品。这些潮牌,会进行饥饿销售,很多喜欢却抢不到的人,来我们店里就可以买到。店门口,一直是有人排队的。一开始,我们是以卖 Supreme 而有名气的。它是1994年在美国纽约兴起的一个滑板品牌,我已经知道十来年了。去年和奢侈品牌 LV 联名后,才在国内炸开了锅。我们店里有世界上最多、最昂贵的 Supreme 限量单品。一进门的两个橱窗是“圣物柜”,所有最昂贵、最限量的收藏,都放在这里。比如 Supreme 和 LV 的合作系列、几十件 Supreme 帽衫、帽子、小配件等等。

我很小就开始收藏球鞋,就把我最好的鞋放在外面,做成几面鞋墙,放的都是 Air Jordan, Nike, adidas 历史以来比较限量的款式。别人一进来,可能不会买东西,但他们会感受到一种震撼力,“哇,这个地方是球鞋爱好者的天堂。”店里最贵的,就是这双乔四和 Undefeated 的联名。它从来没有正式发售过,全世界限量72双,市价炒到3万美金(约18万人民币)。这也是我们的镇店之宝。


这双 Nike Air Yeezy 2,在2014年发出了非常小的数量,发售价是245美金,现在已经卖到7000美金(约45500人民币)。


当年,布鲁克林·贝克汉姆(小贝儿子)想跟我买一双鞋,就是这双“红椰子”。

我从小喜欢打篮球、听说唱音乐,喜欢陈冠希,潮流文化。关注这些,穿着是一定要搭配好的。上高中的时候,我就上一些小众潮流论坛,收购这些衣服。有一次,我穿了一件日本潮牌T恤到学校去,就有同学问我,能不能帮他也买一件。我说OK啊,加100块卖给你。这就是我赚的第一桶金。

2011年,我来美国上学,买到一双乔三的“黑水泥”。那时刚刚有 Instagram,没有很多人玩嘛,我就在上面发了一张“黑水泥”的照片,没想到很多人来点赞。后来我就把我所有鞋子照片放到 Instagram,让大家知道,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孩,有很多鞋。很多美国人也来问我,你这个鞋子哪里买的?我就靠 Instagram 卖鞋,赚点零花钱,也慢慢把自己的知名度做起来了。

我父母很支持我,最早给了我20万人民币做启动资金。他们给我建议,要做就要做大。大学的时候,三个颜色的 Nike Air Yeezy 2,收购价 1000-1500 美金吧,我一共收了200多双。后来一双卖到3500美金(约23000人民币),那两年的学费、生活费、买车的钱,都搞定了。小贝的儿子,当时通过 Instagram 私信我。他想买的那双“红椰子”很贵嘛,他就说:“你能不能给我便宜点,我父亲想见你。“ 意思是,如果我把鞋免费送给他,就能让我见他爸爸。我当时真是一根筋啊,想着至少要把本赚回来,就没做成这笔生意。现在想想挺傻的,因为我可能再也见不到贝克汉姆了。

我以前一直把卖鞋当作业余爱好,大学读的是商学院,一直觉得自己以后是个朝九晚五上班的人。从小被教育下来,也觉得这样才是对的,不然就是流离在社会的青年、最后被社会淘汰的人。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我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和好朋友合作一个APP,创业失败了;去银行,每天打领带上班、下班;去医院当翻译;去房地产公司做销售…… 后来我都有点迷茫,我真的喜欢做这些吗?去年,两个朋友找到了我,一起合伙开了这家店。现在我们的球鞋库存是全美最大的,有15万双鞋。

街头文化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很真,保持真我,遇到困难不放弃。我就坚持自己,把卖鞋当成一份事业,想让华人在美国潮流界也能做出一片天地。如果我真的去当上班族,那就不叫“街头”了。平时,我最喜欢坐在店门口的板凳上,看 Fairfax 这条街上的行人。他们的穿着打扮和精神状态,都源自街头。他们可能不会穿最贵的衣服,但都很有自我,很酷。未来我也希望能把街头潮流文化,带回中国去。

本文作者及图片版权所有:“一条” 微信公众号,略有改动。

分享